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湖北算命灵的地方(湖北地区 戒淫辞)

跟着兔子游台湾之台北怎么玩

本文目录

湖北地区 戒淫辞李时珍的资料本草纲目是谁撰写的

《金瓶梅》流传的故事

(2004-12-17 12:59:11)作者:俞小红

六爻摇卦方法及注意事项

明朝嘉靖年,一种手抄本形式的《金瓶梅》便开始在民间流传,一颗明珠悄然在黑暗中绽放奇异的光采。禁书的魅力远胜于官方钦定的四书五经,雪夜围炉读禁书,三更灯火五更鸡,平时涂着假面的缙绅士大夫,也特别的喜欢听讲《金瓶梅》呢。1634年,《陶庵梦忆》作者张宗子在他住的园子里和朋友欢宴,席间,有杭州人杨与民

用北调说《金瓶梅》一剧,众人闻之绝倒。1634年距离明朝灭亡尚余年,一本书已在士大夫中间广泛的流播,可见,坊间流传的各种《金瓶梅》本子也不在少数。《虞初新志》作者张潮这样评说:《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本哀书。

有道言:美人令众卉皆香,名士令群芳俱舞。自从《金瓶梅》以手抄本形式在坊间流行的百余年间,明清两代的文人学士纷纷搜罗抄本,补缀连篇,文心细如牛毛茧丝,金针度似奇光异采。先有山东兰陵笑笑生隐居湖北麻城,随之明代嘉靖年间大名士王世贞与奸臣严蒿父子的明争暗斗,由此牵扯出手抄《金瓶梅》上半部的踪迹。到了万历年间,一批第一流的文人学者登台亮相,为《金瓶梅》的完整成书魂萦梦绕心口相映。其中有书法家董其昌,湖北省公安县人氏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戏曲家屠隆,嘉靖年间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临川四梦作者汤显祖,《味水轩日记》作者李曰华,《三言二拍》作者冯梦龙,掌故野史作家沈德符等人。

大约在明朝嘉靖年间,湖北省麻城县居住着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退休官僚,他叫刘承禧。此人原先在京城里是一个著名的打手,是锦衣卫的金吾。所谓“锦衣卫”,这实际上是明朝皇帝加强集权统治而设立的一种特务组织,就好象是现代社会中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戴笠的军统、陈立夫的中统一样。明代的“锦衣卫”是一种军事组织,它名义上是京城卫队的下属,实际上由皇帝直接指挥,是皇帝的御林军,借侦察为名,专门欺压平民百姓和一般官吏,是皇帝忠实的鹰犬。刘承禧虽是个四品官,但在朝中很会巴结四大奸臣--严嵩、严世藩、陆炳、陶仲文,为虎作伥,搜刮地皮,几年下来,宦囊丰厚油水很足。刘承禧五十岁时,眼见得再升官也无望,便趁早收蓬,告老回乡,回到麻城享清福了。

回乡不久,刘承禧便用当官几十年搜刮来的金银,在麻城县中购地建园大兴土木,造了一座刘家花园。花园占地四百余亩,请了当时的造园名家绘图描形,假山玲珑,碧池宛曲,极尽豪华侈奢。他还附庸风雅,在园中造了三座雕梁画栋的楼宇,一曰“聚古楼”,专门收藏古玩文物汉玉宋瓷。一曰“藏书楼”,搜罗了一批海内珍本唐抄宋刻,尤多春宫淫词秘戏图考。一曰“怡情楼”,乃是刘承禧寻欢作乐声色犬马的场所。他遣人去苏州、扬州一带买来年轻女子,有的为他唱歌跳舞弹拨五弦,有的被他奸淫取乐目送飞鸿。一些女子被他奸淫致死后,便被偷偷埋在楼窗西边的花园草丛深处。

有一天,一个操山东兰陵口音的儒生到刘家求见,说是身上携带一部罕见的抄本,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整理出版,听说刘家藏书楼秘籍甚多,很想一睹风采。刘承禧见他不象是凡俗之人,谈吐也大方得体,便有意留他在身边作一个门客。这儒生也怪,虽见主人留他,却仍不肯道出真实姓名,只说自己已到不惑之年,平时视人生如同儿戏,有名无名都无妨,只管唤他为“笑笑生”便罢。刘承禧倒也不怪他,因为他要寻欢作乐的事多着呢,门下养着的清客闲人一大帮,多一个滑稽人也无妨。他便吩咐家人带笑笑生到“聚古楼”去访书,并给了笑笑生一桩差事,叫他为“聚古楼”整理书目。却说这笑笑生也是个有点来路的人,他本来在京城一个官宦之家当书办,虽有满腹诗书,但也难讨主人的欢心,再加上他脾性耿直,看不惯官场势利小人的马屁功,所以既不发财又不在仕途上长进,困顿了二十余年。飞鸟倦而思乡归,远游久而把家回。可惜,待他回到兰陵后,亲朋故旧早已星散,几间破屋也无力修补,便只能再次离乡背井,外出谋生。仗着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他一路流浪,为人写贴子和书信,在茶肆酒楼换几两碎银子,讨一口残羹剩饭聊度余日。也算巧,他在麻阳城里遇见一个从前在京城里熟悉的仆人,那仆人向他透了一个口风,说刘承禧家想请一个人鉴别古字画,条件是外地人,又要有相当的书画根底。就这样,笑笑生便来到了刘家。

笑笑生在京城里当书办时,不管白天多么劳累辛苦,一到更深夜静时分,总是要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他把听到的、看见的各色社会新闻风俗掌故记录下来,只是隐去人物姓名,不署年月,以防被人发觉惹上祸殃。日积月累,那密密麻麻的字迹铁笔银钩,铺满了张张宣纸。他把这一部日记视作珍宝,精心装裱成册,一直带在身边。不管怎样穷困潦倒,那怕冬天当掉寒衣,夏天卖去凉席,这本日记是他的性命,也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一个有骨气的文人,还有什么比他的文字心声更值得珍视呢?他也只有这部日记是他的唯一的亲人了,他无妻无儿无房无产,无所牵挂无愧良心,一入夜,便沉浸在世俗众生相的记录之中了,有时增减一二分,有时褒贬一二人,所谓为月忧云,为书憔悴,为才子佳人忧命薄,为天下黎民百姓忧冷暧。写到云霞满纸锦帆高涨时,他能彻夜不眠;进入神游境界心驰八极时,他忍不住涕泪交流。怀抱美玉诉诸文字,笑笑生的一生心血无数精神,便凝注在这部日记之中了。

刘承禧虽然是个肚里一包草的奸险小人,但对于藏书楼的事务却不太管,因为各类古籍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被他逼的倾家荡产而献上的,有的是手下人随意抢夺得来后送上的。笑笑生只要每天挑出几卷画供刘承禧过目,便可埋头于书海之中搜寻资料了。他看到这么丰富的藏书,不禁萌发出一个念头,想把日记修改成一部小说,以此警戒讽劝世人要做善事行正道,曲尽人间丑态,体贴人情天理,也算是一桩大慈大悲的大好事。

每到夜间,笑笑生在书楼灯下翻书,离藏书楼很近的怡情楼,不时传出阵阵丝竹弦乐之声,那妙龄少女的宛转歌喉,有时候彻夜不歇。灯影迷离倩人缥缈,怡情楼半敞半露的妙高台上,月亮滴下了无数清泪。偶尔传来几声惊鸿一般的尖叫,随之又复归那丝丝缕缕的靡丽之音。时间久了,笑笑生这个比较迂腐的人,也慢慢耳濡目染刘承禧许多丑不可闻的秽行,这自然为他写小说增加了很多鲜活的资料。

日子就在平静中度过,一个是粗茶淡饭,夜夜伏案翻书写书,一个是锦衣玉食,夜夜脂粉堆里打滚。不料,就在笑笑生快要把小说写成草稿时,却被刘家另一个门客发现了。那一天清晨,笑笑生写小说熬了一夜,竟然伏在桌子上睡着了。刘家的一个门客姓秦,也恰巧走过书楼。此人原籍苏州,会摇头晃脑哼几首吴地方言的民歌,时常来找笑笑生闲聊。这天早上,他无意之中推开书楼的门,却见到笑笑生酣睡不醒,嘴角的口水流淌在稿本上。他便拿起稿本读起来,一读,竟读出兴味来了。读到精彩处,他忍不住拍拍笑笑生的肩膀,说:“兄长真是大手笔,如此好书,为何不让我先睹为快!”笑笑生从梦中惊醒,吓了一跳,赶忙慌不迭地说:“兄台恕罪,这只是小弟的涂鸦之作,恐污了兄台耳目。”秦门客也是个读书人,本心是厚道的,听笑笑生这一说,并不以为然,反而劝慰说:“这样的书传世,可以戒善惩恶,指示迷津,兄台如蒙不弃,不才愿为此书作序,不知兄台意下如何?”笑笑生到底书生脾气,被他恳切的言词一说动,心头热呼呼的,便说:“兄台真有此心,那就等我把全书完稿后再作序吧。”

春来秋去,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劳心费神,笑笑生终于写完了六十万字的小说稿本。书名经过两人推敲,初定名为《金瓶梅传》。

书写好了,序也作了,必得付印才能流芳百世。但一介穷书生,如何付得起几百两银子的印刷费呢?明代的印刷业很发达,但工价昂贵,书版以雕版为主。两人没有办法,便去游说刘承禧出资印书。一钱逼死英雄汉,百无一用是书生,笑笑生和欣欣子为了实现印书的目的,只得借助魔头的力量。笑笑生假托自己寻访到一部警世讽喻古籍,请刘承禧过目。岂知刘承禧一读,竟然读出了瘾,尤其对书中男女关系的细节感兴趣,还动手在稿本上添了许多淫秽的笔墨,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这真应了东吴弄珠客那句话了: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也。

这时候的朝廷,是奸臣严嵩、严世藩父子专权揽政的时代。父子俩生性贪狠,哪个地方有珍奇古玩,他们便想尽办法搜罗诈取。哪个人家有秘本古籍,他们也要耍尽阴谋掠夺到手。明朝自从朱元璋开国,实行的是残酷的专制暴民政治。朱皇帝一上台,首先是大开杀戒,剿灭一大批功臣。接着是重用太监,宦官专权,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员稍有不慎,便会惨遭抄家、充军、甚至满门抄斩的大祸。几次争夺皇位的大动乱,杀戮了不计其数的清官和百姓。明嘉靖年间的严家父子专权数十年。

有一首《满江红》着实吟得好:“日月隙驹,尘埃野马,东流不尽江河泻。向来争夺名利人,百年几个长存者?世事浑如花上露,人生一似风前烛。看繁华转眼,玉楼金谷,到头来,都付水东流,空劳碌。”

那一天,严世藩听说巡抚王抒府中藏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图谋要弄到手。他差人持请贴,邀请王抒到严府赴宴。王抒和严家素无往来,接到请贴,便明白这鸿门宴可不是好兆头。严世藩平白无故请客,一定是想要自己的藏画。王抒毕竟是城府颇深的人,便从自家的藏画中选了几幅精品,其中就有一幅《清明上河图》,以此去闯严世藩的鬼门关。席间,王抒说:“近来卑职收藏了几幅字画,不敢自专。特地进呈恩公笑纳。”严世藩嘿嘿一笑,假客气了一番,挥手让管家收下。在宴会上,严世藩兴致颇高,频频劝酒。席终,严世藩还送王抒上轿。一待王抒离开,严世藩赶紧回到书房展开那幅画,凑着紫绡红灯细察,不觉大吃一惊。原来,这《清明上河图》可是一件宋朝宫廷画家张择端的杰作,传世之作难得一见。宋徽宗虽是个昏君,但做一个书法家和画家却是十分称职的,因为他是个懂得生活情趣和绘画艺术的高才,眼界开阔,又有极为出色的艺术鉴赏力。张择端便得到他的宠幸,被收罗于翰林图画院。据说,凡张择端所用的宣纸和墨锭,都是精制的上品。因而,整幅《清明上河图》长卷墨色精亮手法娴熟,所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廓都脱胎于汴京郊外的民俗风情,尤其是人物,官吏、儒士、商人、摊贩、和尚、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先生……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不过,自宋至明,历代画家模仿《清明上河图》的有成百幅,是真是假,没有相当的鉴赏力,是断难识别的。严世藩老眼昏花,只顾着击节赞叹,不料这也是一幅请高手临摹的仿制品。

严世藩毕竟老奸巨滑,第二天,他又请一位鉴赏字画的幕僚来赏玩。这位幕僚从印章和题款上才看出一点破绽,悄悄对他说:“大人,凭临摹这幅画的功夫来看,这个画家功力不凡,而且,所选纸张墨色,也与宋代所用不相伯仲。可惜的是印章颜色鲜了点,题款的气度也不象五百年前的旧物。”严世藩气得目瞪口呆,心里恨恨不已。不久,他就借故把王抒杀了。

王抒有个儿子,叫王世贞,他是江苏太仓人。因为诗文俱佳,交游甚广,名气很响。他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他喜欢戏曲,曾有很好的剧本问世,例如传奇《鸣凤记》。王世贞为了替父报仇,表面上装作韬光略影不动声色,暗地里物色民间武林高手去暗杀严世藩。但严府戒备森严,王世贞派出的几个刺客,都白白断送了性命。

有一天,文武百官上朝,王世贞远远看到严世藩大模大样地从轿中出来,连忙转身与别的官员闲聊,想避开严世藩。谁知严世藩偏偏叫他。对他说:“王世弟,听人说你正在写传奇剧本,能否让老夫先读个痛快?”王世贞听了严世藩的话,先是眉头一皱,心想这个老贼不愧为掌管锦衣卫的老特务,消息很灵通,连我写剧本也知道。他又转念一想,我最近觅得半部《金瓶梅》的手抄本,书页已残缺,但故事写得着实好,正在请几个门客添补一些内容,把这部书献给老贼,岂不是一条好计策?王世贞脑子转得快,便堆着笑容说:“不瞒恩公,卑职才疏学浅岂能写什么剧本。只是卑职最近得到一部叫《金瓶梅》的小说,本子翻得稀烂,卑职正在请人誊抄清楚。”

严世藩平时最喜欢读野史抄本,一听《金瓶梅》三个字,倒觉新鲜,便欣然说道:“很好很好,几时让老夫派人来取?让老夫先饱眼福!”王世贞只好答应:待门客誊抄清楚后,半个月之内一定奉上。

下朝回到府中,王世贞把这部从湖北麻城县刘家流散出来的半部《金瓶梅》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王世贞平时写剧本读话本,很有写小说的才情,他从严世藩小名严庆,号东楼,联想到《水浒传》里有个恶棍叫西门庆,“东楼”和“西门”恰好相对,便借西门庆来影射“东楼庆”。于是,王世贞从《水浒传》中搬来大段情节,插入书中以掩人耳目,凑成了足足一百回。

这部书誊抄出来后,王世贞暗中派人在每页书角上都涂了砒霜。因为严世藩读小说有个习惯,喜欢用食指蘸着口水翻书。所以,王世贞使手下人在这本书的每一页书角都涂上了砒霜溶液,只要严世藩翻过书页,准会当夜毙命不可。为了不暴露自己暗杀严世藩的计谋,王世贞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献书方法。

清晨,严世藩趁轿到宫中上朝,忽然遇到一个青衣笑帽的儒生拦轿献书。严世藩一看,书的封皮上端端正正地写道:“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撰”他心里一阵高兴,唤轿子停住,问道:“你从哪里得到此书?”儒生答道:“我从湖北麻城访得此书,虽是残页烂本,经小生誊抄增补,终于成为全书。闻严相国喜好野史小说,今特献上一阅,也算明珠大白于天下。”一番话,说得严世藩这个奸臣心花怒放,马上吩咐手下赏给儒生五十两白银,怀抱《金瓶梅》绝尘而去。

到了宫中,众同僚聚在朝房中等候宣旨召见,严世藩见了王世贞,脸上一副高傲之色,他故意问王世贞:“世兄的那部《金瓶梅》誊抄得如何了?”王世贞谦恭地答道:“请恩公稍再宽限几天,门客正在日夜抄写,来日便可奉上。”严世藩嘿嘿冷笑一声道:“世兄的那部《金瓶梅》还是自己留着读吧!”说着,腆着大肚子,自顾自走开了。严世藩的这番话,当时在朝房候值的许多人都听见了。王世贞心中暗自高兴,自己了计谋快要成功了,这个老奸贼,居然也有失算的时候。

当夜,严世藩围着暖炉挑灯夜读,读得津津有味之时,他舔着食指翻动书页。翻着翻着,他觉得舌头有点麻木了,味觉也迟纯了,手指也不灵活了,眼睛也昏花了,喉咙间一股血腥气喷涌而出,化作一脉浓浓的污血淌出鼻孔嘴角。他瘫倒在地上,临死前喊了一声:“我命休矣。”便魂归西天。可惜严世藩,空有满腹文蹈武略,深宅大院纵有精兵良将武林高手,却不料一世奸雄竟栽倒在聪明的文坛奇才之手。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机缘巧。奸险小人有百密而一疏,天假人手,除掉了这个人人痛恨的特务头子。《金瓶梅》为王世贞报了父仇,也替许多无辜惨死于严家之手的人雪了恨。“天下第一奇书”的美名愈传愈远。

嘉靖皇帝在位45年,继承者隆庆皇帝,只有短命的六年。于是,到了万历年间,家有万顷良田的董其昌像一颗新星从书画界升起,达到了一字值千金的昂贵地步。此时,想跟随董其昌学书法的人很多,不论是年纪轻的,还是上了点年纪的,都想拜董其昌为师,想从他浑身的才气中博取一星半点光采。可惜,董其昌恃才傲物,从不轻易收徒。十年八年中,才千选万选出一两个好苗子。他教徒弟,既不先教字画,也不读碑习帖,而是让徒弟吹箫弄笛,清晨练剑法,运气功,随后去名山大川临摹写生。经此几年习练,再学提笔挥毫,果然大有长进。有的徒弟自知天份不足,便中途退学。有的徒弟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也可学个半瓶醋。但要想学得老师真谛,难于上青天。所以,董其昌的徒弟,在书法上的造旨,没有一个超得过师傅。为何原因,只因明代上下五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深谙艺术之道的艺术大师。说起董其昌收徒弟,也与《金瓶梅》有缘呢。一个下雨天,一个背着青布包袱的年轻人,来到上海松江县董府,求做董其昌的门生。董其昌一问青年的来路,才知道这青年是从四川绵阳跋山涉水而来。

董其昌难得见到这样诚心诚意的学生,第二天便在大厅里召他面试。董很自负地说:“学习书画,得有揣度人心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要做得到,我就收你为徒。”青年人答道:“只要老师吩咐。学生一定做到。”董其昌又说:“我近日心里烦闷,你有什么赏心悦目的法子,让我大笑三声,让我高兴高兴?”这句话虽是一句玩笑,但份量却是很重,既是一句委婉的推托之辞,又是一种十分机巧的考验。如果这青年没有法子让老师解闷大笑,这徒弟自然也当不成了。

不料,这青年随手从肩头取下蓝花青布包袱,露出一迭厚厚的抄本,封皮是杏黄绫裱,装订得十分齐整。只见《金瓶梅》三个行楷字,铁笔银钩,醒目耀眼。青年人说:“这是稀世珍本,由兰陵笑笑生撰稿,太仓王世贞补正。你读上几回,便知道它不同寻常的地方了。”董其昌拿过书,信手翻起来,读了几页,竟然津津有味,读到后来,完全沉浸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了。一会儿,他捻须微笑,一会儿,他又连声高叫:“妙文,佳作!好笔墨!”读完几章,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道:“我平生还没有读到这样风情万种的小说,恐怕枚乘的《七发》也要逊色三分了!”他放下书,和颜悦色地问:“怎么只有前半部?那后半部呢?”青年人便把得到这部书的经过告诉董其昌。

原来,他自幼在四川绵阳一个富绅人家当书童,平时也见到不少董其昌的真迹字画,私下里临摹了许多张,心领神会略有心得。事有凑巧,那富绅也不知从哪里得到一种《金瓶梅》的手抄本,据说是从湖北麻城县刘家散出来的。因为全书霉蛀的厉害,富绅便命书童抄写一遍。富绅为防止书稿传散,也为提高抄书速度,便让一个书童抄上半部,另一个书童抄下半部。他抄着抄着,越抄越觉得这部书不同寻常,便想录个副本,好自己留下来慢慢细读。这样,他抄书的时间便延长了。富绅供给他抄书的上等宣纸,是点数给他的。纸抄完了,他只好拿出自己平日的积蓄去买纸。本来他想抄了上半部,再伺机去偷抄下半部。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另外半部书在另一个书童抄完后,原抄本被老鼠咬得支离破碎。结果,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下半部书了。

听到这里,董其昌瞪大眼睛,焦急地问:“那么,你自己留下的就是这上半部了?”“是呀,老师不信,可翻检书前目录。”董其昌连忙翻了翻手中的《金瓶梅》,果真只有五十回,便顿足叹气说:“可惜,可惜。”董其昌见这个学生态度虔诚,又有一定书画功底,便收下他为门生。但董其昌一心一意要觅到下半部《金瓶梅》,便暂且让这门生回绵阳老家去寻找下半部的踪迹,并能设法抄到下半部书稿。可惜,世上的事那有件件遂人心愿的?待到门生回到绵阳,那个抄下半部的书童已被遣散回到乡下。董其昌门生不死心,再寻到那书童住处,只见他已病重在床。两人相对唏唏,唉叹人生无常。门生只得请他每天回忆一二回书稿情节,断断续续,随讲随记,也只能抄个零篇残简。不过半年光景,那书童就病死了。门生只得带了几迭残稿,回到松江董府。风风雨雨,心力交瘁,回到董家不久,连那钟爱的门生也一病不起。董其昌在门生死之后,更加宝贝这半部《金瓶梅》了。

话说湖北公安县,历来是出产才子俊彦的风水宝地。万历年间,就有三个赫赫有名的文学家诞生于此地。他们分别是长兄袁宗道、二弟袁宏道、三弟袁中道。三兄弟的文学主张是反对摹拟,崇尚自然,强调抒写“性灵”,因而被人称作“公安派”。

当然,论文学成就,老二袁宏道当称三人之首。袁宏道一生无书不读,可是偏偏有一部书,他没有读到。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当年,袁宏道被派往苏州去当知府,临行,董其昌在北京设宴饯行。酒酣耳热之际,袁对董说:“仁兄是海内外知名的大画家,小弟临别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兄长赐一幅画,以示你我的情谊。”董其昌便铺展三尺宣纸,画了一枝红梅,并在画面上题了两句诗:“斋中镂金玉液瓶,惟待报春一枝梅。”作者的意思是把苏州喻为一只珍贵的花瓶,正在等待像报春红梅一样的清官去传递春讯。袁宏道也精于书画,看了这幅画,突然明白董其昌还透露了心中的愿望,便说:“仁兄藏着

经过冯梦龙苦心整理的《金瓶梅》,在文学价值上又提高了一步,世称“崇祯本”。“崇祯本”是在明未崇祯年间由常熟大藏书家大出版家毛晋刻印的本子,它比万历年间流行的手抄本约晚了三十余年。此本与万历年间通行的《金瓶梅词话》本稍有不同,回目略异,极少量的词句有修改,主要是第一回全部改写过,全书的回目前,以前无评语,该本每回前都加了精当的评语,这是冯梦龙的功绩。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在四处采访中,或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此外,它还是周杰伦专辑《依然范特西》中的一首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薰陶着。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李时珍从小爱好读书,在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三次都失败了。有一年,蕲州一带,河水上涨,淹没了田地,又淹没了市巷,农田荒芜,疫情严重,肠胃病到处流行。蕲州官府举办的“药局”,不替穷人看病,穷人有病,都来找李时珍的父亲医治,临走时,个个都道谢不绝。这一切都被李时珍看在眼里。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愈想愈不愿走科举道路,向父亲表示,立志学医,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父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只好答应了。李时珍24岁开始学医,白天跟父亲到“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古典医学著作。李时珍的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的,“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脚”。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妃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适于的病症而被聘为楚王奉伺正。多年的临床实践,使李时珍懂得,做一个医生,不仅要懂医理,也要懂药理。如把药物的形态和性能摘错了,就会闹出人命来。他在阅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再仔细地阅读了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衍义》等。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是“草木不分,虫鱼互混”。比如“生姜”和“薯蓣”应列菜部,古代的本草书列入草部;“萎蕤”与“女萎”本是两种药材,而有的本草书说成是一种;“兰花”只能供观赏,不能入药用,而有的本草书将“兰花”当作药用的“兰草”;更严重的是竟将有毒的“钩藤”当作补益的“黄精”。李时珍认为古代本草书上那么多的错误,主要是对药物缺乏实地调查的结果。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时,李时珍已经35岁了。过了五年,朝廷下了一道诏书,要在全国选拔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填补太医院的缺额,武昌的楚王朱英燎,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认为北京是明王朝的京都,那里不仅聚集了全国重要的医药书籍,还可看到更多的药材,这对修改本草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李时珍接受了楚王的推荐,4l岁进入北京太医院,并担任了太医院院判的职务。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昏庸透顶的皇帝。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药,还想做神仙。太医院中的医官们,为了迎合朱厚熜的需要,不仅向全国各地收集“仙方”和“丹方”,同时又翻遍了历代本草书,企图从中获得长生不老之药。有的医官说“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死”,有的医官说“炼食硫黄,可以长肌肤益气力”;有的说“灵芝是仙草,久食可以延年益寿”。李时珍听到这些无稽之谈,更下定决心准备修改本草书。李时珍利用太医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阅读了大量医书,而且对经史百家、方志类书、稗官野史,也都广泛参考。同时仔细观察了国外进口的以及国内贵重药材,对它们的形态、特性、产地都一一加以记录。过了一年左右,为了修改本草书,他再也不愿耽下去了,借故辞职。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此事使李时珍意识到修改本草书要到实践中去,才能有所发现。李时珍为了修改本草书,对各种医书上的不同记载进行调查研究,为了搞清形态相似的苹、水萍和萍逢草,曾到家门口的雨湖,还到较远的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进行采集,耐心观察比较,终于纠正了本草书上的长期混乱。为了搞清白花蛇的形态,验证书本记载,李时珍来到了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白花蛇为蕲州特产),只听得有人唱道:“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着歌谣而来的是几个肩背竹篓的捕蛇人,他们正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据说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所以石楠藤也就成了白花蛇的“家”,日夜盘缠在石楠藤上。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立即从地上捞起一把沙土,对准白花蛇撒去,说来也奇,白花蛇遇到沙土,真象面粉遇水一样,缩成了一团,捕蛇人立即上前用木叉往白花蛇的颈部叉去,另一手抓住蛇体的后部,这时白花蛇再也施不出威力来了。李时珍定前去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只见蛇头大似三角形,嘴里长着4只长牙,背上有24块斜方格,腹部还有斑纹,与一般的蛇,确实不一样。接着,捕蛇人格蛇挂在路旁的小树上,用刀剖其腹,去其内脏,盘曲后装进了竹篓筐,据说,将蛇烘干后,才能当药用。李时珍记录了捕蛇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活动,不仅补充了本草书,也为后来编写《白花蛇传》,提供了重要材料。几年后,李时珍又根据白花蛇的祛风特性,制成了专治半身不遂和中风的“白花蛇酒”。据现代药理分析,证明白花蛇的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穿山甲又叫鲮鲤,根据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记载,穿山甲是一种食蚁动物,它“能陆能水,日中出岸,张开鳞甲如死状,诱蚁入甲,即闭而入水,开甲蚁皆浮出,围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果真是这样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李时珍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穿山甲解剖,发现该动物的胃里确实装满了未消化的蚂蚁,证明了本草书的记载是正确的。但李时珍发现穿山甲不是由鳞片诱蚁的,而是“常吐舌诱蚁食之”。他修订了本草书上关于这一点的错误记载。同时他又在民间收集了穿山甲的药用价值,记载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的顺口溜。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蔓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乡,来到北方。终于发现了独茎直上高有四、五尺,叶象茄子叶,花象牵牛花,早开夜合的蔓陀罗花,他又为了掌握蔓陀罗花的性能,亲自尝试“乃验也。”并记下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据现代药理分析,蔓陀罗花含有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大脑和延髓作用,对末梢都有对抗或麻痹副交感神经作用。李时珍在做蔓陀罗花毒性试验时,联想到本草书上关于大豆有解百药毒的记载,也进行了多次试验,证实了单独使用大豆是不可能起解毒作用的,如果再加上一味甘草,就有良好的效果,并说:“如此之事,不可不知”。李时珍不仅对植物药、动物药进行仔细的调查、观察,对矿物药也做了不少调查工作。他曾到过铜矿、铅矿、石灰窑等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草书的记载,铅是无毒的物质。李时珍为了了解铅的性能,深入矿区,见到矿工们的艰苦工作条件,写道:“铅生山穴石间,人挟油灯入至数里,随矿脉上下曲折砍取之”通过对矿工们的健康调查,认识到铅是有毒物质,“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同时又掌握了铅中毒会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症状。“若连月不出,则皮肤萎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水银”据以前本草书记载,言无其毒;言其久服神仙;言为长生不老之药。确有其事吗?李时珍通过调查,认识到水银是由丹砂加热后分解出来的(“汞出于丹砂”);水银和硫磺一起加热,可以变成银朱(硫化汞);水银加盐等,又可以变成另一种物质,名叫轻粉(氯化汞)。由此,他记述水银是一种“温燥有毒”的物质。“若服之过剂”“则毒被蒸窜入经络筋骨”,“变为筋挛骨痛,发为痈肿疳漏,或手足破裂,虫癣顽痹,经年累月,遂成疾癌,其害无穷。”李时珍又根据六朝以来久服水银而造成终身残废的历史事实,驳斥了久服水银可以长生不老的无稽之谈,并写道:"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

书名由来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公元1578年,年届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本草纲目原书插图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本草纲目》不仅在药物学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学、地质、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影响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科学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对动物和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的药物。对某些药物的疗效,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的经验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本书还载叙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去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一些有用的医学史料。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本草纲目》乃是一部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大成的著作,书中所收集的资料广博,“上至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集”,因此书中不免有些内容与现代的认识不符,甚至有些可能具有迷信的色彩,例如,铅粉辛寒无毒,现代则认为有剧毒的;又如其中人部收录的孝子衣帽、寡妇床头灰、草鞋、男阴毛治蛇咬、女阴毛治“五淋、阴阳易病”、人魄(人吊死后的魂魄)镇惊吓、人肉疗羸瘵(割股疗亲)、人中黄(人粪)治呕血、梁上尘治昏厥等皆可入药。这部分李时珍大多引用《辍耕录》、《本草拾遗》的说法,采以姑妄信之“凡经人用者,皆不可遗”的态度。另外李时珍并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是错误的。不过也正由于巨细靡遗的收录,使得一些已散佚的古代医书及本草借由纲目而保存下来。

盛世繁荣的宋朝,图书销售时也有促销手段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