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刘备说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的话,是在试探诸葛亮吗

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 君可自取 ,真的是让诸葛亮自己做选择吗

本文目录

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的话,是在试探诸葛亮吗诸葛亮明知大汉气数已尽,为何辅佐刘备逆天而行三顾茅庐诸葛亮懂天文地理会算阴阳知不知道刘备会来找他

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了这样一段话: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对于刘备的这番临终之言,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总体上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刘备故意试探诸葛亮的忠心,甚至而言,还是传言说刘备在托孤时,已经提前准备了刀斧手,只要诸葛亮表现得有丝毫不轨的意图,刀斧手会立马出来将诸葛亮杀死。表面上看这层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去深究,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诸葛亮,用一生诠释智慧和忠诚

首先,换做是任何人处在诸葛亮的位置,当刘备对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都会表现得一脸惶恐不安,同时再三表达自己的忠心。换句话说,刘备的这种试探,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咱们不说诸葛亮,就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也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再退一万步说,即便心中有野心有企图,至少在这个时候装也会装得忠心耿耿,我相信很少会有人在这种时刻特意去展现自己的不轨之心。

既然如此,刘备做这种低级的试探,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即便有不轨之心,刘备通过这种试探,也是试探不出来的,而刘备戎马一生,论政治经验远远要超过诸葛亮,他不会不明白这种道理。

第二种则是说刘备以退为进,让诸葛亮感受到刘备对他的信任和重托,从而刺激他的心灵深处,让他死心塌地效忠刘禅,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刘备在临终前能对诸葛亮说出这样一番话,不管刘备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至少说明他是从心里认可诸葛亮的才能。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个目的,刘备完全可以像汉武帝托孤霍光、曹丕曹睿托孤司马懿一样,总而言之,我把新皇帝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辅佐,而没必要特意说出这样一番寓意深长的话出来。

事实上,想搞清楚刘备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就必须要搞清楚当时的现实背景,当时蜀汉可以说是风雨飘摇,夷陵之战损兵折将不说,在刘备病重将死的消息传出后,对内地方实力派黄元、高定、雍闿、朱褒和南中少数民族先后反叛,对外吴魏两国虎视眈眈。

面对这种局面,蜀汉急需要一位强势人物,不仅能够平衡内部的各大派系,还能够充分调动蜀汉内部的所有资源,从而将蜀汉帝国从危机边缘拉入正轨,否则蜀汉朝堂内部必然就是各大派系争斗、扯皮、推诿不断,谁也不服谁,最后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正常情况下,这个强势人物本来应该是皇帝本人,但问题是,17岁的刘禅显然没有这种魄力和能力。所以只能由其他人出面代替刘禅做这件事,而刘备选中的这个人,正是诸葛亮。

问题是,诸葛亮如果想要真正成为这样的强势人物,必然要独揽大权,甚至一度凌驾于皇帝之上,这样一来,诸葛亮就不可避免会和其他强势大佬甚至皇帝刘禅产生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备才特意在临终之前对诸葛亮说出这样一番话,因为有了这样一番话后,诸葛亮的身份就不仅仅是辅政大臣这么简单,而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至少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大臣,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再去管理各大派系的大佬时,就会容易许多。

而同时,因为有了这样一句话,诸葛亮在独揽大权时和刘禅的矛盾也会缓和许多,毕竟他有着这样一层特殊身份,刘禅的面子也能挂的住。

换句话说,刘备的这句话表面上看是说个诸葛亮听的,但实际上是说给蜀汉其他文武大臣和刘禅听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拔高诸葛亮的地位,一方面让各大派系大佬老老实实听诸葛亮的,另一方面也是让刘禅好好和诸葛亮相处,不要自作聪明或者想不开学其后来的曹爽和建文帝。

当然,刘备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因为他在生前所做的权力布局,足以断了诸葛亮的皇帝梦。

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的谋略,向天下证明自己的才华。

同为谋臣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选择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在当时东汉末年的大纷乱当中,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为何还要去辅佐刘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诸葛亮当然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隆中对》当中诸葛亮说了一个事实: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通过这段描述,很直白地说出了当今天下大势。曹操实力雄厚,孙权虎踞江东。这两家实力的存在,足以证明汉朝想要中兴肯定不可能。可诸葛亮对面的人物,是那位自以为是的大汉皇叔,拥有汉室宗亲血脉的刘备。

刘备来寻求诸葛亮帮助,所围绕的主题就是中兴汉室,诸葛亮自然不会戳穿刘备的面纱。所以诸葛亮也就只能顺坡下驴,按照刘备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群雄逐鹿,各方豪杰各有一席之地,大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何谈气数。

二、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被世人所熟知。当时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名气,相比曹操、孙权、刘表等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实力可言。但是能够像刘备这样放下身段,来请诸葛亮出山的人,貌似还没有。

在拜访孔明的过程中,刘备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在给诸葛亮留下的书信当中,足以表现出刘备的诚意。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所留有的书信当中,写的内容十分虔诚。在大雪天拜访无果之后,又是斋戒又是沐浴,如果在这种情况诸葛亮还不能够心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不识时务,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刘皇叔的这两次拜访吗?他就是在故意试探刘备的诚心,用来判断刘备是否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明主。

三、诸葛亮能够选择的对象不多

正如上文所说,曹操和孙权的实力已然成为气候。环绕在那两位周围的人才多如牛毛。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就在东吴任职,并且东吴还有一个天才周瑜。诸葛亮想要在东吴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可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时机的选择对于诸葛亮来说十分重要。

再看一下曹操这边,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同时还有郭嘉等人帮助曹操谋划大事。再加上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即使诸葛亮前去报道。论资历,诸葛亮是个外来户;论能力,能不能被曹操看到还很难说。看一下司马懿就会知道,为了逃避曹操,司马懿在前期也是做了很多挣扎。

剩下的就只有等人来寻找自己了,等着被人发现,这样才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演义中将诸葛亮的才能描述成经天纬地,才华卓绝。但是为什么曹操和孙权都没有前来招揽诸葛亮,这摆明了就是诸葛亮的名声并不如书中所言。

刘备三次前来拜访之后,诸葛亮毅然决然的选择刘备也是有原因的。诸葛亮曾经说过,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和孙权已占其二。最后一个“人和”,刘备恰好符合标准。换言之,诸葛亮自然可以等,可机会不等人。等待一个明主不容易,当时的天下大势,可以供诸葛亮选择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试想一下,诸葛亮也愿意就此埋没一生,否则怎么会有自比于古往大才。

四、施展才华,共同创业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刘备求贤若渴,选择了刘备自然也是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演义中就表现得十分贴切,能够完全得到刘备的信任,对自己言听计从,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换言之,如果选择诸葛亮和孙权,这种信任程度显然是达不到。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十分年轻,这本身就会让那些老谋深算的人不信任。

选择辅佐刘备,其实很大程度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种机会。与其选择那些不看重自己的,不如去扶持一个新人。刘备在当时为自己造势,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天下都知道有一个刘皇叔。身揽“大汉皇叔,中兴汉室”的旗帜,如果诸葛亮能够很好运用的话,成就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论是汉朝灭亡还是中兴汉室,这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有太大关系。他在意的是自己这匹千里马,能否找到一个良主。在选择刘备之前,诸葛亮自然也会分析各方诸侯是否能够接纳自己,以及自己能否施展抱负。相对比而言,辅佐刘备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自然会名流千古。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曹操派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回到袁绍处,想要离开袁绍,以联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众有数千人,曹操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

建安七年(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县,与夏侯惇、于禁等相拒于博望坡。这就是博望坡之战!

此时,诸葛的老婆的爸爸是刘表的连襟,这件事诸葛岂能不知道?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击败乌桓后,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南征刘表,郭嘉、荀彧都是这个意见。面对汹涌而来的曹操大军,纵观荆州集团所有的文臣武将,能够与曹操一战的只有刘备!👍

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刘表)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

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至此,《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关于诸葛与刘备的第一次见面大致如此。

然而,裴松之注中把关于诸葛先求见刘备之说以广异闻,或辨其是非曲直“随违矫正”提出诘难。裴松之根据《出师表》自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茅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认为二书所载实为道听途说,陈寿所作本传才符合实际:”则非亮先诣备,明矣。”

鱼豢的《魏略》和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属于道听途说?对于同说一事,各书记载相抵牾,裴松之在作注时往往条列其异同,”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三国志》的客观性👍!在首尾完备地援引了记述后,裴松之又补充说明“此书所云,与本传不同”,由此可见裴松之注史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我们姑且不去评价裴松之的观点是否正确?就其客观性而言,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至少能让1800年后的人们在史料中看到是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想要投靠刘备,于是北上去找刘备。这种说法可能一时间难以让大家接受,但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的说法显然更接近于事实,三顾茅庐的说法更接近于小说作者想要表达得,更有情感色彩罢了。

诸葛亮治国的最大缺陷在哪儿,这句成语揭示真相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