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有答案2023高河)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二 含答案

大家好,关于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宪法的八字对联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论中国传统婚姻的风俗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

把智慧放逐到笔端,挥洒精彩;祝君八年级历史期末考顺利,心想事成!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二 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毛泽东是一位划时代的伟人,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下列与毛泽东有关的历史事件()

①建立新中国②遵义会议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⑤重庆谈判⑥中共七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x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3.以下说法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产量

年份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4.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5.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6.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是()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时期的有()

①“解放牌”汽车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8.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0.下图为“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据此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关系恢复正常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2.下表是19 78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部分内容比较表。从比较可知,1982年宪法

1978年宪法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列入总任务。

1982年宪法增加:“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内容删除。

①注意纠正“左倾”思想错误②促进公有制向私有制的全面转化

③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④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主与法制建设 D.国有企业改革

14.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5.“跳槽”、“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上岗资格制度”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医保制度的建立

C.就业制度的变化 D.综合国力的提升

16.活动课上,小王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是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17.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较为全面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主民主政治

18.图3是上古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佛教 D.甲骨文、青铜器

19.某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

①《雅典政治制度》②《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

③《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全体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B.“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C.亚历山大东侵的足迹远达印度河流域

D.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1.(6分)连线题:下面是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内容,请根据所学知识连线。

名称创立时间创始人

佛教公元7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____公元前6世纪耶稣

伊斯兰教公元1世纪穆罕默德•艾哈迈德

2.(14分)对联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表达方式,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是某同学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联,根据对联内容填空:

对联内容回答问题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这种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方面重大成就是-------b------三大改造指对--------------c-----------------的改造

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e---------、-------f--------

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我国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g------------

3.(12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填出相应内容。

4.(10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勾勒出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5.(18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1978年底北京街头的场景。国际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身穿大衣风度翩翩地走着,满大街身穿灰蓝色中山装和老棉袄的中国人纷纷侧目。

材料二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三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五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称为“修昔底德陷阱”,被西方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2014年1月22日,《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中国国家主席的专访。在专访中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装上的反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材料二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4分)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4分)

(5)根据材料五,结合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崛起的中国应该如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请你提几点良策。(2分)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C C D B B

题号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C C B A A A

二.非选择题

2.(14分)(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2分)(2)武汉长江大桥;(2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4分)

3.(12分)(1)土地改革;一;1956。(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分)

(4)邓稼先;原子弹;(战略)导弹部队。(3分)

(5)要坚持党的领导;要自强不息。(2分)

4.(10分)(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

(2)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转变后工作重心:经济(现代化)建设。

认识:政府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工业强国等。

5.(18分)(1)①计划经济、服装单调、思想保守等。(答出其一即可,2分)②服装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潮流化等。(答出其一即可,2分)

(2)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任意一点)(2分)

(3)广东省。(2分)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任意二点即可)(2分)

(4)邓小平南方谈话。(2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任意一点即可)(2分)

(5)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与发展”主题,共同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加强国际交流,增进互信,管控危机等。(2分。任答对两点即给2分。)

看了“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的人还看了:

1.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3.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4.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5.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

论中国传统婚姻的风俗

聘媒

男女婚姻促成,须有人从中穿线搭桥。旧时,双方家长或青年男女本人看中对方,要聘请能说会道,双方都能搭话的“媒人”前去提亲,也称“保媒”。在淄川的南部山区,有的还需要请双媒的习俗。

提亲

媒人确认后,要到对方家中介绍情况,俗称“提亲”、“说媒”。提亲后,双方亦托人私下了解对方家境,请算命先生占卜“八字”,双方皆认为合适,则安排“相亲”。

相亲

媒人提亲后,选日子男女见面,称之“相亲”。相亲一般是男孩子在媒人的引领下到女方家中。这天女家也非常重视,要彻底打扫卫生,女孩也要打扮一番,同时邀来亲朋好友作陪,让他(她)们评头论足,作为能否定亲的参考。同时,备客饭热情款待。即使相亲,男女双方也无缘直接交谈,只是各人留神,互相偷看几眼而已。饭毕临行,男方付女方礼金(见面钱),现在也有双方互送礼物的。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后由媒人传话,互通意愿。

定亲

相亲后,再经媒人转达,男方择定“黄道吉日”(一般用农历二月二、六月六)请人用大红纸写柬(婚约书)。其柬内容:男女双方姓名、年龄、属相、何命及定亲年月日,写上“敬求金诺”、“恭侯金诺”之类表示求亲的字样。其柬男女两执,由媒人带男方柬贴、礼品(衣料、首饰)、聘金送往女方。女家以烟茶糖果招待媒人,并将女致男家柬贴交于媒人,写上“谨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结亲的字样,媒人带回女方的六色礼:香(相亲)、艾(恩爱)、盐(美满姻缘)、麦(大富大贵)、针、线,用大红纸包好。男家设宴招待媒人及前来贺喜“添瓶”亲友。再择定吉日,请女方到男家相互认亲“改口”,男方长辈要给女方“改口钱”以示承认。男方付女方彩礼钱,商定结婚大礼有关事宜。此后,男女双方进入结婚大礼准备阶段。

下聘(送柬)

双方商定选择婚期后,女家将嫁女的生日时辰用红纸写好交于媒人带给男方,男方据此请先生查日子。先生根据男女双方年龄、属相、生日时辰、忌讳,查出吉日,用红纸书写两份,一份男留,一份由媒人送往女方,俗称“送日子”。送日子时,根据女方要求,送钱一宗,俗称“盒子钱”。另外有六色礼(烟、酒、糖、茶、肉、水果)。

结婚大礼

结婚是婚嫁事宜中最繁琐、最隆重的一道程序。婚礼前两天,男方首先设酒席请“大总”(助忙人指挥者)商量有关办理公事事宜,俗称请“行人”(助忙人)头。婚礼前一天,助忙到位,首先安排部分人到女方,把陪嫁家具、衣物运回家中,俗称“搬圆房”。“圆房”搬至新房,由新郎兄辈“铺床”。是日,大门、影壁、屋门贴好对联。帐房先生到位,邻居亲友前来贺喜。傍晚,新郎穿戴整洁,披红戴花,向村内家祖长辈叩拜,俗称“行礼”。翌日一早,婚礼程序进入高潮——迎亲,俗称“接媳妇”。迎亲形式有大娶、有小娶。家境好者大娶,两乘花轿,新郎乘一花轿在前,新娘花轿在后,旗锣伞扇,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一般人家多为“小娶”,一乘花轿,新郎在家迎新娘。不论大娶小娶,新娘上轿后,路不落轿,路遇茔田、怪树、奇石,红毡遮之,以图吉利。

花轿至女家门前,接新娘人先叩门递开门钱,方可进门。嫁女着盛装,头蒙红巾(蒙头红),父兄用椅子架于轿门上轿(脚不踏地)。由新娘两位兄辈左右押轿,俗称“送客”;另有两名新娘同辈或小辈,担随身饭,拿布帘,随轿同行。轿至新郎大门前落轿,时辰到,助忙人将一对红砖两双红筷压于大门顶,燃放鞭炮,火把迎轿,红毡铺地,新郎在前,新娘在后,由伴娘搀扶跟随,门槛放一马鞍,新人迈过,寓意过门平安,万事如意。进院,新娘由男方伴娘搀扶进指定房间,面对喜神而坐片刻,称之“坐时辰”。然后出房间至院内,与新郎并立天地桌前行“拜天地”大礼,也称“拜堂”。礼毕人洞房吃随身饭(面条),此后是闹房。

新娘人洞房,“送客”于正堂入席。为开席前每人一碗面条,吃完后即上菜开席,“送客”席是婚礼期间重席,有六盘六碗或八盘八碗,称之“六六”、“八八”席,外加鸡鱼肉三样菜,称之“三大件”。上大件时厨师要赏钱。男方劝酒。俗话说“送客不过晌”,中午12点前送客向新人、公婆话别,随之招待亲友席。晚上,安排助忙席,男家长辈、新郎、新娘劝酒,至此,婚礼告成。

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在长辈带领下到祖坟茔地祭祖。

婚后第三天,一般情况下女方娘家要来接女方回娘家小住,叫“三日回门”,一般住三、四天,再送回婆家。

关于本次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试题和关于宪法的八字对联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考试试题 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