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蚯蚓听佛经转生梁武帝

梁武帝与菩提达摩探讨自己的 功德 ,却为何话不投机半句多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蚯蚓听佛经转生梁武帝,以及历代帝王轮回转世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蚯蚓听佛经转生梁武帝酆都大帝和阎王是一个吗蚯蚓听佛经转生梁武帝

   东晋末年,千佛寺的大通禅师闭关三年,日日诵读《法华经》,在他房前的天井里,有一条有灵性的白颈蚯蚓,听禅师诵经三年,得了修炼的机缘。

和尚为什么不能喝酒吃肉 佛经里没有要求,是一位皇帝规定的

   一天,一名小沙弥来到天井锄草,无意中把白颈蚯蚓斩为两段,小沙弥连声说:今日伤了一命,罪过,罪过!掘些土来埋了蚯蚓。可这蚯蚓因为听了佛经,得以转生人身。他转生在江苏一个穷苦人家,名叫范道,刚长大就父母双亡。范道就出家到光化寺中做了伙夫,法名普能,在空谷法师座下跟着修炼,他老实肯吃苦,慇勤伏事长老。普能虽不识字,却把一部《法华经》背诵如流,早晚一有空闲便诵经修炼,30余年勤勤恳恳。一日,普能听说千佛寺大通禅师坐化去了,于是动了想转生的念头,空谷法师告诉他:你虽也跟着修行,毕竟还没有摸着门迳。于是给范道授记,并嘱咐他:安净坚守,不要妄念,去投个好去处。于是普能便坐化而去。

   范道这次转生到一个富贵人家。转生到几十里外盱眙县的一个叫黄岐的大员外家里。可是这婴孩一生下来就没完没了地哭,奶也不吃,叫黄员外夫妇心急如焚。有人告诉他们说:光化寺的空谷法师能知过去未来,你去拜求一下,看这孩子是怎么回事。空谷法师知道后,就赶到黄员外家里,摸着小儿的头,在小儿的耳朵边轻轻说了几句,小家伙就再也不哭了。原来,范道是想要师父给他授记呢。众人都很惊异,那黄员外恭敬地对法师说:待满周岁就送到贵刹寄名出家。小孩周岁的时候,就抱到空谷法师那里取了法名黄复仁。村里人都知道了,这个孩子是光化寺里范道转生来的,日后必然富贵。黄复仁一心想修炼,到了十五六岁,家里为他娶了一位童太尉的千金,可巧这童小姐自幼就喜读佛经,也一心想出家。于是这二人结婚后却不做夫妻,一起把家当作佛堂,每日念经打坐修炼。三年过去了,一日两人正入定呢。黄复仁忽然看见一个美人儿过来要缠绵。他刚有些动心,就回转过心神,可是刹那犹豫中,突然一声响见到火光缭绕,惊醒过来了。复仁就对妻子说了此事。童小姐说:我们去问问空谷法师。见到法师,法师说:欲念执着一起,就被羁绊住了。你得再转生从其他方面解脱,最后才能圆满,你们俩都去转生吧。以前修炼是很严格很苦的,就因为这么一个执着心乍起,两人就得再历轮回之苦。于是两人回到家,告诉他们的养娘和两名侍女,就一起坐化了。这位养娘平时也跟着修炼,一见此景,自己也坐化了。

那黄复仁坐化的时候,正好是世胄之家,兰陵萧顺之的妻子张氏将要分娩的时候。萧顺之就是齐高帝的族弟。

    张氏夜里梦见一个身长丈余衮服冕旒的金人。一群红衣人,车从簇拥,来到萧家堂上歇下。这个金身人,独自进到张氏房里,望着张氏下拜。张氏惊慌之下正要问,恍惚间梦里醒来,就生下一个儿子。此子自生来便会啼啸,状貌奇伟,虎目龙颜,颈项有一道圆光,右手有纹印曰〝武〞,故取名萧衍。八、九岁时,身上异香不散。聪明才敏,文章书翰,人不可及。亦擅长谈兵,料敌制胜,谋无遗策。《资治通鉴》说梁武帝〝博学能文,阴阳、卡篮、骑射、声律、草隶、围棋元不精妙。〞萧衍稍大,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都对他推崇十分。他的居室上常有云气,见到他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连长辈都不敢随意和他开玩笑。当时他与沈约、谢朏、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好友被称为〝八友〞,其中萧衍最有胆识。黄复仁化生之时,原来奶娘转世为范云,二侍女一个转世为沈约,另一个转世为任昉,与萧衍同在竟陵王西府为官,既然有这么大的缘份,自然义气相合。

    后来范云在萧衍手下任谘议,任昉为参谋,沈约为侍中。萧衍称帝后沈约写了《宋书》、《齐纪》等书,而谢朓则是当时有名的诗人。轮回转生中,恩也好怨也好,大家所遇到的其实都是故人。

    梁武帝萧衍登得帝位之后,改国号为梁。佛性人人都有,他一心修佛,而且受了戒。他很喜欢寻找那些得道高人。当时有个叫榼头的僧人,修炼十分精进,梁武帝非常敬佩他。一天梁武帝派使臣下诏书叫榼头晋见。当时他正和沈约下棋,想要杀上一段,这里使臣连禀三次,他全不听得,口里说:〝杀却〞。使臣以为要杀榼头,马上就把榼头推出去杀了。武帝下完棋就说:〝叫榼头师进来。〞使臣回答:〝已奉旨杀了。〞武帝大惊,才明白是杀棋时误听之故:〝他临死前说什么没有?〞使臣说:〝他说,我没有罪,前世做小沙弥的时候,用铁锹锄草,错送了一条蚯蚓的命,武帝当时是那个蚯蚓,今生该还他命。〞武帝听了流泪悔恨,不过也没用了。虽然那榼头僧人欠武帝一命,可是榼头此生已经是一个修炼人了,杀修炼人的罪过可是天大的。

    因为榼头的事情,武帝一连好几天闷闷不乐。沈约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派人四处探访高僧。闻得都城十里外就有一个法号叫道林支的高僧在结庐修行,于是赶紧报告给了梁武帝。武帝听了很高兴,就大起銮舆,旗旛鼓吹的一齐出城去那茅庵里来迎支公。支公已先知了,庵里都收拾停当准备起行了。武帝与沈约到庵里,武帝屈尊下拜,尊支公为师。行礼已毕,支公说道:〝陛下请坐,受小僧的拜。〞武帝说道:〝哪曾见师拜徒?〞支公答道:〝亦不曾见妻抗夫。〞只这一句话,武帝听了,就如提一桶冷水,从顶门上浇下来,遍身酥麻,心不知怎地豁然洞彻,就省悟了前世黄复仁、童小姐之事。原来那童小姐投生在支家。二人一笑解意。武帝就请支公一同回朝,支公住在便殿斋阁里。武帝每日退朝便到阁中与支公切磋。支公与武帝道:〝我在此终是不便,与陛下别了,仍到庵里去住吧。〞武帝道:〝离此间三十里,有个白鹤山,最是清幽仙境之所。朕去建造个寺刹,请您到那里去住。〞支公应允了。武帝差官资费百万督造这个山寺,极土木之美,殿刹禅房数千百间,僧人千百余。取名同泰寺,夫妇同登佛地之意。

    萧衍登位之后的普通元年,他准备正式修炼了。武帝下诏说,自己准备于四月初八在正觉殿跟慧约法师受戒:〝道资人弘,理无虚授,事藉躬亲,民信乃立。慧约法师,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四月八日延师于等觉殿受菩萨戒。〞在受戒的过程中,天下起了甜美的雨露,还飞来两只孔雀落在殿前的台阶上。这让梁武帝很高兴。前来参加受戒仪式的观礼宾客,有十几万人,法会盛况空前。作为帝王的梁武帝,虽然已经下了修炼的决心,可是毕竟还有许多常人之心没有放下,至少还十分爱面子。在受戒时,却关起门来顶礼给法师磕头,他还小声对慧约法师说:〝弟子顶礼,请勿为外人知之。〞慧约看他这个样子,便合掌飞进了净瓶里面,盘腿结印,不一会儿又化为五彩云朵飘了出来,然后对武帝说:〝贫僧化身入瓶之事,也请陛下勿为外人知之。〞一个人修炼是多么神圣的事情啊!将会神通广大,长生不老,这是人间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比拟的。修炼这么神圣崇高,有什么让修炼的人不好意思呢!梁武帝自从受戒以后,就严守戒律,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顿饭,只食素菜,而且只吃点豆羹粝饭而已,有时遇事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一过午,就不吃了。他穿布衣盖布被,坐草席登草鞋,头戴葛布巾;一顶帽子戴三年,一床被盖二年。一个万乘之尊的帝王,他的日常生活,清苦得如同一个苦行僧。从五十岁起,他不饮酒不取乐。他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冬天过四更才睡觉,夜深天寒仍然勤撰不已,手都冻裂过;他不但勤政而且爱民,亲近侍从,犯过者多被宽恕,每判一死刑,常常难过的掉眼泪;他居小暗室殿,虽然见内宫小臣也像遇见贵宾,即使古之贤君也很少有像他这样的。梁武帝不但自己勤修不辍,还热衷于弘扬佛法。汉地僧人戒荤腥吃素的戒律,就是在他专门写了《断酒肉文》后,极力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僧人头上留戒疤,也是渊源于梁武帝。据说地狱里的罪人,因梁武帝设斋造经二事,得消一切罪业,地狱一度曾为此一空。在他的统治的时候,佛法昌盛,几乎有近五成的百姓出家。一日武帝觉得嘴里极苦,叫内侍找蜜也找不到,口中已经不能说话,于是〝荷荷〞中死于文德殿。同时那道林支法师也在同泰寺中坐化而去了。

    参考资料:《梁书.武帝本纪》、《释氏稽古略》、《佛祖历代通载》、《佛祖统纪》

酆都大帝和阎王是一个吗

是也不是,酆都大帝是早期民间对死后世界的主宰拟人化的产物,当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是一种永恒的状态,即人死后变鬼,永远在酆都城生活,受酆都大帝的管辖,是没有轮回的,所以,到现在汉族逢年过节还有祭祖的习惯,烧纸祭奠,而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引进了六道轮回的观念,人死后到地府也只是过度,很快就会转世轮回,而印度地府的主管是兄妹两,哥哥叫阎罗,妹妹叫阎美,他们是人祖,后来成为地府的主管,慢慢的中国传统就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省略掉了阎美,只留下了阎罗,再与酆都大帝重合,就形成了现在说的阎王,经过演化,形成了十个纯中国式的阎王,十殿阎君,所以现在有一个矛盾的信仰体系,我们还是会为死后的亲属烧纸祭奠,但同时又相信有六道轮回,其实试想,当你为祖先烧纸祭奠的时候,其实他按照回轮学说,就早已转世了,也许还变成了你身边谁的晚辈也说不定,那么烧的纸其实是没收件人的;

关于蚯蚓听佛经转生梁武帝和历代帝王轮回转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佛教徒不吃肉不杀生始于哪个皇帝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