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12星座 > 文章页面

怎样对好对联(对对联小技巧)

结新婚,怎么能没有一副好对联 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手写对联 传统文化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怎样对好对联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怎样对好对联的知识,包括八字对联怎样押韵才正确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怎样对好对联对联...怎样对好对联

说实话我不会但是这个是我帮你找的资料··对联的分类

企业春节对联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三、汉语四声与对联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四、对联的词组结构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摇红;

涤翠。

(单组,二字结构)

谦受益;

满招损。

(单组,三字结构)

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单组,四字结构)

栀放同心结;

莲开并蒂花。

(单组,五字结构)

丛桂一枝香满;

昆山片玉连城。

(复组,六字结构)

春江桃叶莺啼湿;

夜雨梅花蝶梦寒。

(复组,七字结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复组,八字结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复组,九字结构)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复组,十字结构)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复组,十一字结构)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复组,十二字结构)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五、对联的起句规则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与律诗相同,对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如:

五言联仄起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

五言联平起式:

功高斯不伐;理定自无争。

○○●●○●●●○○

六言联仄起式:

海内文章第一;朝中宰相无双。

●●○○●●○○●●○○

六言联平起式:

月明别枝惊鹊;风清半夜鸣蝉。

●○●○○●○○●●○○

七言联平起式: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

七言联仄起式:

一幅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注心头。

●●○○○●●●○○●●○○

八言联平仄规格,仄起大都是四四断句,或三五断句,如:

梅芯花开,香分座上;

○●○○○○●●

兰芽日长,秀毓阶前。

○○●○●●○○

回天地,琼田千顷绿;

○○●○○○●●

漾东风,小苑万花红。

●○○●●●○○

八言联平起式: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

九言联仄起句式: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

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

九言联平起句式:

塞翁失马,又岂知非福;

●○●●●○○○●

郑人覆鹿,只浑欲是真。

●○●●●○●●○

十言联大致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

阶崇万级,俯临千幛奇观。

○○●●○○○●○○

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如下文例句的这副对联,除每个断句平仄协调外,上下联每一个字,平仄都很工稳。

此地可停留,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

○○●○●●

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

●●○●○○

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

对联...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

南朝《荆梦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这是对联的萌芽。

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茅亭客话》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受诗词的影响,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大诗人陆游就曾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

按照使用的时间和场合分,可把对联分为应用联和装饰联两大类。

(1)应用联。包括贺联、挽联、春联。

贺联,是用于节日贺庆、结婚、寿诞和其它喜事贺庆的对联。

挽联,是用于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和纪念的对联。

春联,是用于描述迎接春天的来临,借此说吉祥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喜庆丰收,宣传党和国家政策,颂扬新风尚等的对联。

(2)装饰联。是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也是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书房、卧室,名画宝砚的对联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特点: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联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根据对联运用的场合和针对的事情,可以将对联分为很多种类。现简介几种如下。

1、春联

春联是运用得最多的对联形式。我国旧俗,在旧历除夕用红纸书写贴于门上的对联,叫春联。春节家家户户门前贴春联已成为我国的传统风俗。贴春联有送旧迎新之意。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有对人事的祝愿,有对未来的展望。如:

泸州徐浩然2002年春联有一副是:

“申奥成功,终圆世纪美梦;入世告捷,定展中华雄风。”

此联是对过去一年我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总结。2001年,我国有很多振奋人心的大喜事,其中最重要的两件就是,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贸组织,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再如:

“国运昌隆逢盛世;家庭和睦乐天伦。”

这是对祖国和家庭美好的祝愿。又如:

“中华鼎盛年年好;祖国腾飞事事新。”

这既可以看作是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也可以看作是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展望。

当然,春联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写,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抒情言志的春联,调笑取乐的春联,也很常见。在旧社会,甚而至于还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春联,讽刺反动统治的春联,总之一句话,春联是每个作者个性的反映。

2、婚联

严格地说起来,婚联应该是属于祝贺联这一个大的范畴。但是,因为婚联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特别广泛,所以对联研究者们常常把它单独作为一个大的类别来进行研究。婚联又称喜联,顾名思义,婚联专用于嫁娶喜事,内容多是对婚姻双方的祝福、赞美。例如:

“并蒂花开,莲房多子;同心缕结,竹簟生凉。”

这是对新婚人的祝福,希望他们同心同德,多子多福,幸福美满。当然,这是旧时代的婚联,现在的人,不会以为多子就多福的。再如:

“声送玉箫来引凤;影摇银烛照乘龙。”

这是一副贺赘婿的对联,对联内容主要是对新婚夫妇的赞美。

3、寿联

寿联是用于寿辰祝福的对联,根据祝寿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日时间等不同,拟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对年龄较大的人,是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子孙孝顺,晚年幸福;对年龄较小的人,是祝福他们学业或事业有成,蒸蒸日上;对中年人,则是祝福他们事业兴旺发达,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当然,寿联的写作也可以体现不同的人的不同个性。例如:

“八秩寿筵开,北堂萱草眉舒绿;千秋佳节到,西母蟠桃面映红。”

此联不仅仅祝福寿星幸福美满,还把寿星的寿数嵌入联中,内容丰富而巧妙成联。再如: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此联不仅赞美了寿者的字画精美,还赞美了寿者精益求精,老不服老,不断地探索、进取的精神。

4、贺联

贺联一般是用于对盛大节日、重大活动、重要胜利等表示祝贺,也可以用于亲朋好友之间有需要表示祝贺的事。严格地说起来,上述的婚联和寿联也属于贺联,但上文已述,在此不赘述。除此之外,贺联一般还包括:节日联,用于传统的、新的各种各样的节日;重大活动结束,取得重大胜利等事,撰联以示祝贺;亲朋好友有值得祝贺之事撰联以示祝贺,如生孩子、乔迁新居、新建住宅、工商业事业开张(开始的俗称)、升学或毕业、甚至生病治愈、含冤得以昭雪等等,凡是以为可贺的事,无不可以以对联为祝贺的方式。例如贺元宵节联: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紫箫一曲,银河有焰万里春。”

贺中秋节联: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贺六一儿童节联:

“旭日正东升,到处皆呈锦绣;幼苗须爱护,将来都是栋梁。”

贺七一建党节联:

“碧水送来桂棹兰舟,为革命领航掌舵;

红旗卷起金镰银斧,与工农辟地开天。”

贺教师节联:

“甘做园丁,为祖国添秀;愿为蜡烛,照学生成才。”

5、挽联

挽联是为吊唁死者用白纸写成的对联。主要是贴在灵堂两侧或花圈两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发表或写在特定的地方。挽联运用比较广泛,内容多是颂扬死者功德情操,或哀悼死者,表达伤悼感情。在革命战争年代,挽联还可以作为斗争的武器。例如: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何处游。”

表达了死者长矣,不可再寻的悲痛心情。

“殉职捐躯,浩气长留寰宇;舍身为国,英灵永在人间。”

歌颂死者的高尚情操,为国作出的贡献。

“惊变埋玉,洛水神悲生死恨;还巢失凤,游园遥想牡丹亭。”

许姬传挽京剧演员言慧珠联,把死者生前演过的戏剧联缀成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逝世的惋惜,也含蓄地颂扬了死者为中国戏剧作出的卓越贡献。

闻一多牺牲后,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此联运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不仅歌颂了闻一多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还告诫反动派,人民是杀不绝的,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这样的挽联,在当时起到了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6、装饰联

装饰联的主要作用是装饰居室、风景名胜地区等。一般指门联、居室厅堂对联条幅和风景名胜楹联、姓氏宗祠联。门联、居室厅堂联多为抒情言志之作;风景名胜联多为写景抒情之作;姓氏宗祠联一般是在旧社会才用,主要是为了宣传祖宗的功劳地位,引以为荣。例如,清代文人郑板桥的自题居室联: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表明了自己对读书的重视,对儿孙教育的主张。

现代教育家徐特立的自题书斋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表明了一个教育家的为人处事、读书学习的原则,当然也是他的教育原则。

南京莫愁湖联:

“王者五百年,湖山具有英雄气;春光二三月,莺花合是美人魂。”

写出了名胜莫愁湖的有关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言志,很难区分。

李氏的宗祠门联;

“狂歌痛饮双仙骨;索句呕心一锦囊。”

此联上句指的是李白,下联指的是李贺,用这两个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人的事,反映了李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引以为荣。

7、应酬联

应酬联又叫题赠联,主要用于交际、应酬,内容以咏物言志、表现友情、寄托希望、劝勉鼓励、赞扬功绩为主。题赠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如朋友、亲人等,也可以是单位,如风景区、民众团体、重要建筑等。例如:

“始时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逮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

这是朱元璋赠给徐达的又一副对联。这副对联高度赞扬了徐达的功劳,既是开国元勋,与他同时起兵反元,又是建国重臣,辅佐他治国安邦。再如:

“养天地之浩气;张古今之菁华。”

这是李求真赠张养浩的对联,联中不仅对张养浩的人格人品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而且巧妙地将人物的姓名嵌入对联,读来别具风味。

8、行业联

行业联是根据各行各业不同的特征,撰写的反映行业特点、点缀门厅、招徕顾客、树立形象的对联。以各行各业的特色为语,生动、形象,既鲜明了主题,突出了行业特点,更是不拘一格,各式各样,妙趣无穷。这类对联巧用不同职业的特点为撰写内容,或宣传职业道德,或言服务宗旨,或赞扬其工作的重要性。庄谐同存,风格各异。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是最早撰写行业联的人。正如上文所说,他曾下旨要求不管是公卿士家还是普通百姓,每家每户都要在除夕之夜写好春联。据说有一年除夕,他传旨以后,不知道文武百官和老百姓是不是按他的要求做了,便在首都南京微服私访。开始的时候,他发现家家户户都贴着春联,而且不少是恭维、赞扬他的,如“逢盛世迎新春双喜临门”哪,“朱洪武坐天下风调雨顺”哪等等,心中十分满意。可是,他突然发现有一家人没有贴春联,心里很不是滋味,居然有人敢抗旨啊!他想,如果这家人是有意抗旨,一定要将他满门抄斩!便找人打听,才知道这家人是以阉猪为职业的,自己不会写字;请人给他写吧,有的不愿意为他写,有的愿意写呢,又不知道该怎样写。这家人到现在还在到处找人写春联,并且正在为怕担抗旨的罪名而胆颤心惊呢。朱元璋听罢,便走了过去,要来笔墨,当即挥毫写了一副春联,叫他们贴在门上: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此联被楹联界公认为是行业联的开端。因为此联巧妙地把阉猪人的职业特点勾画出来了,弦外之音丰富,诙谐有趣,读来不禁使人哑然失笑。

人们常常说七十二行,还有说三百六十行的,可以看出行业是非常多的。行业多,必然就有非常多的行业联。如:

“水里有酒酒里有水望水光轻清天酒洗重沌地;

酒中有糟糟中有酒愿酒香仁人口糟填贪猪肠。”酿酒业联

“一双水晶能助拙叟观粉戏;

两片玻璃管帮老媪绣绒花。”眼镜店联

“镜中摄来自非假;幕上映去竟如真。”电影业联

这些对联都反映了不同行业的不同的特点。

经典对联: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和六禁忌。

对联基本格律六要素,一般认为,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作者认为,这六要素可分别从基础、语法、声律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

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

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

五蕴皆空观自在;

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3.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表平声,△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

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

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

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关于本次怎样对好对联和八字对联怎样押韵才正确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葛洪大道 对联怎么区分上下联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