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佛教中的七圣财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七圣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七圣财什么意思如何解释佛教中的七圣财是什么七圣财什么意思如何解释意思为:七种已经见道的圣人所得到的功德法财。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宝积经说:「云何圣财?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德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法句经说:「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报恩经说:「七圣财为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
《法句经》记载,出世间的法财有七种,称为七圣财,亦即圣者的财富:
一、信仰
《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能对佛法生起信仰,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所指示的去行善,自然能够引导人生的正确目标,获得无上的利益。因此,佛经譬喻信仰如手、如杖、如根、如船、如力、如财。
二、听闻
学佛要听闻正法才能契入佛道,所谓“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因此学佛第一步要“多闻熏习”。而闻法要有“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的心态,不能用轻心、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更不能有妄想杂念,应该用深心、虔诚心、恭敬心、谦卑心、柔软心、清净心、稀有心闻法,才能受用。
三、精进
凡是正当、有益于人我的事,努力去做,就是精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懒惰懈怠是人生的大病,因此应该常行精进以对治之。
四、持戒
戒是一种轨范、规矩,是行为依循的准则,譬如火车的铁轨,能将我们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迈向涅槃解脱的大道。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只要不侵犯而利益别人,就是持戒,这就是佛教止恶行善的根本精神。
五、惭愧
自惭而不造诸恶,于不善法心生羞愧,是为惭愧。《佛遗教经》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能够惭愧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足、有所不净,道德、人格才能升华。
六、布施
将自己所有分享他人,就叫布施。例如,对贫病无依的人,给他饮食、衣服、医药、金钱等,称为“财施”;将自己的技术、才能、经验传授给人,让别人明理,获得智慧,称为“法施”。此外,不要加诸别人痛苦、害怕,进而帮助他远离一切忧怖,称为“无畏施”。
七、定慧
摄心不散,照了诸法,是为定慧。定是慧体,慧为定用,两者如金与器、灯与光、水与波,相辅相成,不即不离。学佛的人常生清净心,自然定心而生慧,慧中而有定,有了定慧才能解脱生死,因此,学佛要福慧双修、定慧等持。
信仰佛法本身就是财富!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消失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因此求财当求七圣财。
关于本次佛教中的七圣财是什么和七圣财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